上班地铁途中看完了梁实秋老师的《工作之苦》课程,体会很多,所以做了很多摘录。看上去确实很鸡汤,但人很多时候没有鸡汤怎么行呢?那些让你感到无助、感到孤独的时候,你都需要这样一碗鸡汤,让你像打了鸡血一样坚持下去。
一、攀爬之苦
不同阶层的人的苦
人最怕没有内在的价值感/目标感
黑格尔:奴隶型人格
如何走出攀爬之苦:价值感
文化震惊:在跨界中发现自己的独特性
自卑感是我的财富,是促使我进步的动力,是我独特的价值/独特的美,我很了不起
人生是按照相对价值往上爬
美国杰斐逊:底层的人往上看是不平等;顶层的人往下看是合理性,是分工
跳出欲望陷阱,寻找新价值
你到了再光鲜亮丽的地方,拿螺丝刀往底钻,里面还是水泥。
十年后,不是看你的地位有多高,而是看你的独特性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尺度,不是外在的阶层尺度,而是你自己的成长
向上攀登其实是弱者的通道。
很多人为了工资和地位不断往上爬,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尺度
要知道自己是在试错,是寻找
要用穿越的思维来看社会,来看自己,来确定人生的目标
二、下沉之苦
很多人的幸福是来自于鄙视链(其实也就是比较、攀比了)
人的一生有两次出生,肉体的出生无法选择,但我们可以选择精神的出身
未来的下沉并不是低劣化,而是有其价值,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吧
不要去追求外在的位置,而要追求内在的价值
贵族阶层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彰显其身份
社会中人的三种角色:火车的车头(领导角色);火车的轮子(基层角色);火车上被裹挟着前进的人
三、漂流之苦
这个时代就是个漂流时代,你回避它,就站在了历史的边缘,活得就很狭窄。
青年时代的漂流,是发挥自己创造性,探索性最好的时期。
很多年轻人把小生活逮到了大城市,在简单劳动里面失去了未来。
在稳定中有喘息,在漂泊中才有打开。
四、地域之苦
一个人弱的时候是靠城市来提供自己的价值,人强起来是人给这个土地价值。
没有荒芜的土地,只有荒芜的人。
年轻人要把世界当做创造空间而不是消费空间,大城市有好的资源,有先锋性,但是小城市有更大的施展空间。
选择小城市如果只是因为安逸,那是没出息的表现,并且小城市也不一定安逸。
如果你只想过一个束缚日子那是一回事,但你要看到,你有你的光荣,你有你的新的一个对世界的打开。
五、创业之苦
这个时代是消灭创意、消灭灵韵的,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、工作过程中就不断地被剥夺,他也很难有一种创造性的思维。
很多人的人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有一种危险的平衡,只要推倒一块,人生的图画就崩塌了。
没有热爱,只是为了赚钱,那么久不是自己在选择了,也不是自己在创造了,是别人在选择你,你是跟着钱的选择在走。
我们是在做职业和事业的选择
创业本质上就是个事业,一个人有两个生命,一个是身体的,一个是精神的。那个业就是你的精神,精神不分老少、不分男女,你能不能把它过出来,这就是创业。
你怎么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最深切的不能放弃的东西变成你的生活,这就是创业。
创业是给自己打造一种生活方式,通过创业聚集跟你同气相求的人,志同道合的人。
人生就是一种打开,就是一番阅历,就是一个过程。很多人一辈子是被凝固的,表面上好像风平浪静,实际上是没有活出自己的生命来。
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它波澜起伏,所以一个年轻人最怕一辈子自己没有去沧桑过。自己一辈子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,那这就过得比较苍白。
寄语:跳出大生产的流水线,珍惜自我生命的“灵韵”
六、代际之苦
你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,这不仅仅是你和父母间的冲突,也是你自己对自己过去的反抗,这就是你的成长,觉醒和自我形成的过程。
父母的意见你要无限尊重,父母心理是特别希望你能幸福。
但你千万不能听他的,你要有自己的选择,自己的判断,这是你对父母最大的爱。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能过出未来。
当你面对具体的事情的时候,才能体现你真正的自由。跟父母的关系,与父母的冲突也能看出你到底有多少自由精神的内核,你是不是一个现代人。
寄语:对长辈的理念无比尊重,但要走自己的路。
七、固化之苦
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,学会做人,不是说开创一个新的人,而是不断地让自己去符合旧的标准。
做一个观察者,做一个旅行者,去看这个世界,它里面的可能性,它里面的变化,这个过程中,去体会人类生活。
自我陌生化
我们现在有一个不好的习惯,因为一次错,就否定了整个人,不是就事论事。
青春的单薄就在于我们经历的太少,在单薄的经历里给自己下定论,那就太可惜了。
生活里面就是经过错误达到另外一个发现,不敢犯错,实际上就没有未来。
上限是你的专业能力,我在社会能达到什么,下线就是我不能做什么,能做但是不做,就是你的道德底线。
简单的好人,就是没有少年,没有青年,没有中年,也没有老年,一辈子就是那一年,一个标准。
经历了这些破碎,经历了沉沦的人,他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恶,什么事社会生活里的真正的1黑暗,才能知道什么是光明,什么是美好。
寄语:找到你人生那只黑天鹅,看到无限可能。
八、麻木之苦
庸俗是一种明确的幸福,超越了庸俗,你就会陷入绝境,失去生活的落点。
有些人忙忙碌碌,生活在别人的程序里,一辈子走不出别人的布景。
活在两难中的人最艰难,既想追求自己的自由,又想获得显示的肯定,活得很苍茫。
麻木是一种自我的遮蔽,走出麻木,就是 打开遮蔽,释放自己新鲜的生命。
寄语:工作中的年轻人要像一棵树,每一年都要有新的年轮。
九、循环之苦
循环归根到底不是说你生活的内容循环,归根到底是你内在的精神,始终在一个不拓展的状态。
循环的人是内卷的,在很小的境界中挤压出庞大的欲望。
超人意志是指一种不怕失败,也不怕这个世界荒诞的力量。如果一个人追求万事完美,就永远走不出循环。
寄语:不做快乐的绿豆鸟
十、拖延之苦
其实有时候有点拖延,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个维护。
拖延里边出精品,出 创造性,有我们的艺术,有我们人类的精神。
当拖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我们的心就会随波逐流,像一盘散沙,一直处于散光的状态。
人生的高峰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,是由一个个当下构成的,失去当下的积累,一生都没有高峰可言。
寄语:莫让人生价值消失在拖延里
十一、放弃之苦
你希望自己踏出去是充满收获的,但是你又害怕踏出去一片荒芜,在这个强大的矛盾中,放弃不了。
生活里面,我们总是在小的获得里面失去大的自己,然后放不下自己失去的价值。
这个世界充满了随机性、非线性、偶然性甚至是荒诞性。
在现代社会里,因为时间本身是无限交叉,所以我们不管是坚持还是放弃,都很难看清楚对错。
一个人要在社会生活中真诚地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拒绝。
放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批判思维,就是对原来生活的否定;在人类历史上,最有批判力的人,也是对原有东西最了解的人。
寄语:要真诚探索而非简单放弃
十二、煎熬之苦
煎熬是我们的必经之路,是通向自由必须要走过的大台阶。
煎熬有两种出路,一种是享受煎熬;另一种是经过真诚的努力后,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另一种生活,这个时候就可以去转换。
任何有深度的生活都必然有煎熬。
人生有时候就是要经过一个隧道,一定要有勇气去穿过它,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,就看你怕不怕。
寄语:煎熬是生命的必经之路,煎熬后才会遇见真正的自由。
十三、孤独之苦
高度的自恋、自爱、自我,它也会形成一种畸形的孤独。
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,但是你必须要孤独,才能去体会,才能去倾听,才能够认识另一面。
孤独不是时间,而是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,更丰富的世界。
孤独是你自己的生活,是你精神的指点,在这里面你可能会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空间。
孤独是一种自立能力,一种独立的能力。
一个能承受孤独的人,就是内心深处非常透明、非常朴素的人。
把自己变成堡垒,所有的门都关上,只享受一点点风平浪静,无所作为,这不是我们人应该有的状态。
一切孤独都是为了更好地体会这个世界,体会自己,体会内心。
很多人的话都是从嘴里说的,不是心里。我们心里很多话是说不出来的,是沉默的,需要默默感受的。
寄语:享受孤独,打开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。
十四、出头之苦
每个人在社会生活里面都有自己的逻辑,那个逻辑相互之间有时候是不相通的,不能渴望天下的人都按照你的逻辑来。
一个人奋斗的价值在哪里?就是要奋斗出一个让千千万万的人都能获得价值的社会。
在现代社会里,你要通过劳动来出头,而不是通过投机取巧来出头。
打通情感,最关键的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有劳动性的、专业化的要求,都有杰出的努力,同时为社会提供自己的能量。
一个年轻人,如果养成了害怕出头的心理,随波逐流,就在生活里面丧失了自己真正的价值。
出头精神,说到底是一种优秀的精神,要优秀,但时刻记住自己是普通人。
宁要角色紧张,不要角色缄默。
十五、虚假之苦
一个人,如果是背对生活,背对内心,去面向世界,这个生活肯定是没有价值的。
一个真正强者的支撑,就是对自己的新人,他绝不会以虚假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。
人与人之间夸奖你的话,90%都是客气话,甚至都是假话。但是批评你的话,90%都是真话。
我们人性里面有很多残酷的部分,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跑到虚假里去,回避世界的黑暗,回避我们内心可能自己也接受不了的东西。
十六、迎合之苦
从内在结构分析,我们人在工作中,就是站在一个分工的位置上,我的价值在于分工,而不是等级。
一个人一旦想通过迎合的方法去获得自己的价值,无形中就损失了自己真正的价值。
迎合背后是奴隶意识,是投机取巧,是人格的降低,也是对企业和群体最大的伤害。
对领导直言不讳,帮助领导跨越自身的局限,才是对领导最大的尊敬和热爱。
十七、妥协之苦
传统道德中的顺从与妥协,不是无限的善,它里面其实包含着功利性,包含着付出和权利之间的平衡。
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想一想,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支点到底在哪里?我要按照我自己的逻辑去生活。
每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权利和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建立社会的公正。
一个特别容易放弃自己,满足别人的人,其实少了点原则性,少了点对生命负责的态度。
寄语:在现代社会的原则中,坚守自己的价值。
十八、误解之苦
其实我们很多人,一辈子活在自己的弱点里面,没有去正视它,反倒地去遮盖它,保护它,让它变成维持不变的短板。
一个人的局限就是他最好的生长点和发展点。
把自己的局限、不足、缺点亮出来,就是呈现真实的自我,完整的自我。
完美属于过去,在如今转型的时代,没有人是完美的,每个人都充满了漏洞和缺陷。
一个要向上发展的人肯定是不完美的。
我们现代社会,人去包装自己,然后显得很完美,实际上是葬送自己,放弃了内心渴求的东西。
被他人误解是必然的,关键是自己不要误解自己。
只要心里有自己的能量、有自己的追求,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相信未来,就不怕被误解。
在探索的道路上,不要怕被误解,因为你走的是没人能理解的新路,如果你自己都不能肯定自己,那么你就放弃了有价值的人生。
寄语:任何人都可以误解自己,但是自己不要误解自己。
十九、单身之苦
我们要奠定一个基本认识,单身它不是一个问题,它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样态。
一些单身的人不愿意放弃可能性和生活中的其他选择,永远是个不甘心的人。
强者他能够单身,他不依赖别人,尤其是不把别人当工具,不从别人身上去获取资源,内心里边自己像一棵树,自己就能长起来。
工作会锻炼人,给人价值。工作也可以让你体会到每一种工作与世界的关系。
工作能使一个人变得心无杂念,变得饱满自信值得爱,变得美好起来。
单身是个福气,你有这个时间,有这个能量,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。
跟自己在一起:就是有一个最理想的爱情,一辈子没遇到,但心里始终在坚持,很美好。
有时候爱情发生很大的一个前提,就是自己考虑一下自己能为对方带来什么。
爱情本身最大的要义,它不是靠存量,不是靠过去拥有什么,而是靠两个人未来能创造什么。
寄语:在单身中扩大对世界的理解,在劳动中收获更宽广的爱。
二十、暗恋之苦
我们当代人缺乏一种暗恋的能力。暗恋里会培育一种感情、一种韧性、一种长情。
我们今天的人在快速转变的社会里,很难深深地去爱一个事物、深深地去爱一个人。
该表达却不表达的暗恋,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失去幸福。
暗恋也需要这种精神,那种小心翼翼、如履薄冰、一分一毫地算计,思绪太多,就会变得太沉重。
寄语:在暗恋中坚守生命的那道光。
二十一、移情之苦
在更大的时空里,经历多种选择后去爱一个人,这个时候你的目光会更清澈,这样的相爱更具现代性,也更牢靠。
所谓的移情,可能是你真正生活的打开,真正爱情的开始。
两个人是不是有很强烈的唯一性对应,要看双方对生活和对世界的感受是否相通,是否有共同的感动。我很赞美的爱情就是,喜欢你的喜欢,热爱你的热爱。
是否要移情,最关键的是要看到两个人是否有共同的热爱、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世界。
移情的时候是在处理分手和相爱这两件事情,能不能做到干净利落,是对我们现代人极高的甄别体系。
左边是善,右边是爱,这是我们面对移情时应有的态度。
为了道德而放弃真情,才是最大的软弱。
在确立的爱情面前,你要有一种勇气,即使遭遇不幸,也要有不后悔的能力。
寄语:认识移情的复杂性,在交错中遇见自己的唯一。
二十二、成功之苦
当成功占据了统治地位,就把人变得不像人了,其背后的得失心在起作用,人不再为自己而活,而是为了外部的标签而活。
有时候我们对成功的狭隘理解,把人内心丰富的内涵抽掉了,只变成一个空壳的人。
一个人如果从小只想追求那个所谓的成功,那内心深处肯定是非常狭窄的,很可怜的。
真正的事业是能释放出温暖、释放出一种对社会的感情,而不是排他性的,把别人踩在脚下的事业。
有事业心的人也会有很好的爱情,因为他会以温善的眼光去看别人。
这个世界最温暖的的还是人的真情,人拼命追求物质,但是真正得到之后,会发现它给你的幸福不见得那么高。
一个深情的人,绝不只是在两个人的关系里,更是在整个社会整体的情感里面,抒发非常善良的,让我们社会变好的东西。
爱情不讲得失,讲真假,在爱情里面活得真心,就是成功。
如何在一个大爱里面装下事业和爱情,让生命变得丰满,活得自然,活得宽广,使我们要思考的命题。
寄语:人间暖情是成功者缺失的一块拼图。
二十三、异地之苦
在异地恋之前,你需要好好想想,有没有能力让空间来检验你的情感,你有没有这个信心。
两个真心相爱的人,在精神层面相互依赖,彼此需要,这个世界就很简单,哪怕不在一个空间里,也能感觉到幸福。
异地恋真正能检测出一段感情有没有生长性,有没有不断地在精神层面上萌芽和新生。
异地恋实际上是让我们对生命、对生活、对生存有更多的理解,双方在共同理解中,真正成为知己。
生活本身的精神内核,是远远超过生活中其他方面和细节的。
两个人在互动和给予中活出的精神价值,才是异地恋里拆不散的东西。
好多人活得就像泥石流一样,流到哪算哪,这些人肯定是经不起异地恋的。
只要你有决心去经历这个异地恋,在这个阶段里,你会获得一个自己想象不到的精神拓展,积累和升华。
寄语:在异地恋中磨炼彼此的精神和唯一性。
二十四、加班之苦
有时候工作变成了牢笼,把人封闭起来,以为它可以换一切东西,实际上人在里面越来越孤独,越来越单薄。
不要光看到工作坚硬的表面,工作背后的人是有温度的,是有无限可能的。
我们不能把这个世界变成刚性的、工作的逻辑,感性其实有时候比理性还重要。
劳动和爱情,这两者之间是要融合在一起的,没有劳动的爱情是空虚的,轻飘飘的;但是没有爱情的劳动,它又是冰凉的、坚硬的。
当你意识到失去一个人的时候,其实你已经早就失去了。
寄语:莫让爱情淹没在冰冷的时间里。
二十五、无我之苦
职场是对年轻人的驯化过程,是让你去放弃年轻人才会有的新鲜活泼的东西。
“有我”就是批判精神,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想一想,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。
这个时代不需要没有自我的人,需要的是一种解放的人,有创意的人,有奇思妙想的人。
一个人要有非常好的空间识别,环境识别,能够识别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,建立一个号的感性思维,这个很重要。
人建设自我的时候,肯定要把自己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,在这个活动中有特别的经历;同时,需要内容有一份情感、想象、渴望和对世界的体任。
我们趁着年轻,转入到建设自我的轨道上来,你也会遇到一些困惑,一些艰难,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,能逐渐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生命状态。
寄语:莫让青春沉浸在无我的黑暗之中。
二十六、幻灭之苦
这个世界上的人往往有两次幻灭,第一次是现实的幻灭,第二次是自我的幻灭。
不能幻灭的,是我们自己的尊严,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永不熄灭的东西,世界有再多灾难,你也对它有希望。
有时候,你觉得我们的生存幻灭,实际上是你没有过上想过的生活,没遇到想遇到的人。
其实生活是多种多样的,不是千篇一律的,只是我们把它过程了千篇一律的样子。
有时候,尽管你会陷入悲剧,你还是要有非常坚实的内心去面对世界,这样才会保留未来的可能性。
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希望,最明亮的未来,其实都在我们内心,然而最悲哀的事情,就是我们内心的幻灭。
寄语:世界再崩塌,也要守住内心的那团火。
二十七、反叛之苦
青春是人生的压舱石,青春时期形成的东西,虽不能决定你的一生,但至少决定了大部分的人生。
在今天世界上,最令人遗憾的,就是很多人抛弃自己,把自己最宝贵和最与众不同的东西埋葬了。
反叛是给自己的一个机会,一种尝试,一个自我发现的通道。
表面上对社会来说是反叛,但对你个人而言,这种反叛是有连续性的,是你内心成长的一个过程。
我们走建设性的反叛之路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,就是你要珍惜自己,珍惜自己新生命过程的打开。
寄语:在反叛中建立新的生活。
二十八、消费之苦
社会上有一些东西是不花钱,但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。但是你要看到这个东西,你内心里要有文化、知识、自由感和精神内部的诗意。
集体消费是指“消费过程就其性质和规模,其组织和管理只能是集体供给”,例如公共住房、医疗、教育等。
高消费就像一个监狱,你用自己的资源、欲望,把自己的精神都囚禁在里面。
消费之苦,归根结底是资本对人的控制,是一种自我沦陷、自我禁锢。
消极性的消费,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选择,不知道生命要什么,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焦点在哪里,活得一点精神都没有。
寄语:认清自己的消费结构,让生命更有价值。
二十九、自恋之苦
自恋的人把世界看作是为自己设计的,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。
很多人的抱怨是虚幻的,他们只是在发泄情绪,世界本来不是这样的。
生活不是等来的,它是创造出来的。
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伤痛,都有内在的动力,所以重要的不是活在什么时代,而是你自己要怎么活。
自爱是有温度的,即爱自己、爱土地、爱世界。
积极的自恋最后会转换为自爱,消极的自恋最后只会变成自恋、自虐。
寄语:走出自恋的陷阱,拥抱更广阔的世界。
三十、两难之苦
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,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旋律。 -伍尔芙《达洛雅夫人》
两难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两难里面,我们往往放弃了内心需要的生活,选择了一个别人看起来光鲜的生活。
我们从小就被培养一种得失感,而非真假感,这是我们难以忠于自己的主要原因。
很多人有自己的愿望但是没有行动能力。主要是我们还是缺乏对世界真正的认识,对自己生命真正的体认。
对于青年人来说,两难还是个挺自豪的事情,说明还醒着,说明还活着,说明你还有无限可能,说明你还有很多可以打开的东西。
两难不是一个常态,你一定要走出来,你的压力越大,你积蓄的能量就越大。
年轻人身上聚集了大量的渴望,但是深陷在两难里,这个时候你自己最需要的是反思能力。
两难是我们的青春,两难是我们的路,但是两难也是我们力量的积蓄。
越过工作之苦,我们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内心,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我们要把这种价值变成我们的生命。
寄语:在人迹罕至的小路中,谱写自己生命的舞曲。